本篇文章529字,閱讀大概需要1分鐘
昨晚,我在一個團體中看到了一段軟文,叫做“最小可行人格”,它被翻譯成“最小可行人格”。
一句話概括了軟文的核心觀點:
要做好生意,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創造產品,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賦予產品個性。
雖然用詞簡單,但適用范圍很廣。它不僅適合做事,也適合做人。它不僅適用于企業品牌,也適用于個人品牌。
如何賦予個性?很簡單:回答三個問題-首次加客服微信wfg2666文芳閣贈送一次發稿服務=搜狐媒體,簡書,百度百家,今日頭條,知乎專欄任選一個
1.你想如何改變用戶的生活?
你代表什么?
你討厭誰還是討厭什么?
這很玄奧嗎?讓我們舉個例子,告訴我我最初想成為公眾號碼的意圖:
1.我想幫助更多的人盡快成為脫離公司生活的自由人和網絡時代的個體經營者。
2.我認為我代表了個人主義、自由主義、體驗精神、實驗精神和理性(厚顏無恥)
有這么多煩人的事情。...
討厭被束縛
討厭讓個人能力和興趣屈從于大多數公司的平庸效率。
不討厭錢
討厭賺錢變成社會動物,沒有生活
我討厭從用戶那里切韭菜和讓用戶帶著一波快錢逃跑的“* *”關系。
討厭假裝,不說話
討厭黑色或白色
討厭或不學習常規,或所有常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