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8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你家隔壁老王隨意發條友人圈都能帶貨,你經心寫的萬字長文閱讀量還沒早餐攤煎餅大媽多?別急著摔鍵盤,這事兒真不怪你文筆差。上周我幫奶茶店老板李姐改了個投放方案,愣是用三流文案在冷門平臺做出十萬+轉化。今天就掰開揉碎告訴你,選對渠道比寫好內容更為重要。
你斷定刷到過那種"刷著抖音突然種草"的魔性閱歷吧?抖音、快手、小紅書這些平臺就像商業街旺鋪,人流量大但租金貴(投放成本高)。新手提議先攻小紅書——這兒的小姑娘們看到"學生黨必入"、"平價調換"就跟打了雞血似的。
舉一個栗子:李姐的芋泥奶茶在小紅書找了20個千粉素人,統一話術"比某網紅店便宜5塊錢",共同"拍奶茶+自拍"的傻瓜式模板,三個月拓了3家分店。記著:在交際平臺混,得把自己偽裝成自來水。
別以為新華網、國民網這些官媒遙弗成及,當初都開明公司投稿通道了。客歲有個做智能門鎖的顧客,在地方新聞網發了篇《防盜門進化史》,愣是把商品參數揉進社會新聞里,搜查指數一周漲了300%。
這一類平臺特殊適合要搞大事的公司:
不過你可得悠著點,別在嚴正前言里玩諧音梗。前次見個保健品公司在光明網發"菊部護理指南",直接被小編拉黑名單。
知道為什么程序員都在知乎探討996,寶媽們愛混寶寶樹嗎?垂直論壇的網民就像你家樓下棋牌室的老客,誠然人不多,但粘性高得嚇人。有個做貓糧的友人,在寵物論壇用"獸醫老張"的人設發科普貼,轉化率比淘寶縱貫車高兩倍。
重點來了:
依靠微信公眾平臺+頭條號+百家號這一個鐵三角,堪稱小白起號萬金油。別被那些"月入十萬"的毒雞湯忽悠,自前言玩的就是螞蟻搬家。我有個學生專做職場干貨,把同樣的一篇文改五個版本分發不一樣的平臺,半年攢了十萬私域流量。
平臺 | 推舉姿勢 | 避雷指南 |
---|---|---|
公眾號 | 文末加"資料包"誘餌 | 別在首圖放二維碼 |
頭條號 | 蹭熱門用"三段式標題" | 慎用感嘆號觸發限流 |
知乎 | 在"怎么看待XX"下搶首答 | 別直接放購物鏈接 |
先別撇嘴!我知道這招聽起來像出土文物,但做外貿的友人靠郵件營銷,把義烏小商品賣到非洲部落。中心是內容要寫成"老友記":
有個賣中藥材的老板,每周給顧客發養生食譜,趁便帶點黃芪枸杞的軟廣,復購率做到40%。你品,你細品。
最后說一句掏心窩的話:別信什么"全網攤開"的大話。我見過太多公司把估算撒胡椒面,終局連個水花都沒有。找準你的精準魚塘,哪怕是個小水洼,使勁兒砸也能砸出金蛤蟆。就像我家樓下煎餅攤,十年如一日只做早市交易,當初都在杭州買了兩套房。投稿渠道這事,說白了就八個字——力出一孔,利出一孔。